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照明灯具 >> 照明灯具介绍 >> 正文 >> 正文

民间故事货郎夜宿山间破屋,见寡妇灯下无影

来源:照明灯具 时间:2025/2/23

货郎刘子晖,明朝年间济南府章丘县人氏,十几岁就跟着父亲奔波在外,走街串巷跑货郎,由于他为人善良忠厚,童叟无欺,一年下来收益不错。

刘子晖娶妻宋氏,贤良淑德,育有一子名叫刘志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只是他为了生活和家人聚少离多,每每想起此事,他总觉得亏欠了妻子和儿子。

因此他对儿子刘志成寄予厚望,节衣缩食送他去学堂读书,希望他能博取功名,光宗耀祖,改换门庭,奈何刘志成虽然孝顺懂事,可是不是读书的料,想跟他跑货郎。

刘子晖知道跑货郎要长期奔波在外,和家人聚少离多,而且风餐露宿,甚是辛苦,他思来想去,觉得不应该让儿子跟他一样跑货郎,好歹儿子念过几年书。

由于刘子晖经常跑货郎,县城的很多杂货店的掌柜他都比较熟,后来就把十三岁的儿子介绍到一个杂货铺做伙计,希望儿子长大后,攒够了钱,将来开个店铺。

可是三年后,刘志成到了成婚的年龄,刘子晖夫妇开始给刘志成张罗婚事了,然而杂货铺突发大火,善良勇敢的刘志成为了救人和物品,不幸罹难。

刘子晖悲痛欲绝,懊悔不已,他的妻子宋氏更是大病一场,不久撒手人寰,好好的三口之家,只剩下刘子晖孤苦伶仃一个人,令人嗟叹不已。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虽然杂货铺的掌柜赔了一些银两给他,但是为了厚葬儿子和妻子,不仅全部花完,而且连家底都掏空,刘子晖还得继续跑货郎,他要坚强的活下去。

那天,刘子晖辗转来到隔壁的县城历城县境内,来到一座山脚下时已经时傍晚时分,他习惯性地四处张望,寻找可以借宿的地方。

按理说山村人民风淳朴,格外喜欢留宿货郎,一来是货郎也不会白白留宿,会给一些新奇玩意表示感谢,二来货郎行走四方,可以帮着给在外做事的家人亲戚捎个口信。

也不知为何,直到天黑,他都没找到愿意留宿他的人家,无奈之下,他见月色皎洁,只能到野外找个地方借宿一宿了。

刘子晖常年在外跑货郎,他深知一个道理。那就是“宁宿荒坟,不住破庙”,这是为何?因为破庙容易碰到强盗,荒坟位于荒郊野外,一般的凶恶之徒不敢出现。

刘子晖善良忠厚,没做过亏心事,自然不怕“鬼敲门,鬼打墙”这些,很快刘子晖发现山坡上有个屋子,以他的经验来看,应该是孝子结庐守孝建的住所。

他挑着货郎担,匆匆忙忙地赶了过去,发现屋里没有亮灯,不过门是关着的,他心里清楚结庐守孝的多是男子,想必已经就寝了,便敲打柴门。

然而开门的竟然是个美艳的妇人,刘子晖顿时觉得不妙,转身想走,可是妇人说道:“这位大哥,想必你没找到借宿的地方,如今天已经黑了,附近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何不在我这里暂住一宿?”

刘子晖没敢搭话,掉头就走,可是他的货郎担被妇人给拉住了,并且妇人哀求说:“大哥,难道你害怕我一个弱女子不成?你进屋,我有事情想拜托你帮忙。”

刘子晖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见妇人如此哀求,又觉得拉拉扯扯不成体统,便停了下来,跟着妇人进了屋,妇人点了灯。

他忍不住打量了一下妇人,虽然是妇人的打扮,但看上去年龄不到二十,一个弱女子为何住在这里?想必是遇到了什么天大的难处。

所以刘子晖赶紧问道:“小娘子,你为何住在这里?另外你到底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你尽管说,如果我能帮你,自然会帮你的,等你说完,我要换个地方夜宿,毕竟孤男寡女,不成体统。”

忽然妇人含泪说道:“大哥果然是个好心人,也是个品行高洁的人,实不相瞒,我本是大户人家的妾室,主母膝下无儿女,我生了一个儿子后,被她抚养。

奈何几个月前,我丈夫忽然病逝,主母不仅容不下我,还说是我克死了丈夫,她把我儿子留下,却把我赶出来了,我实在无处容身,才暂住这里的。”

刘子晖闻听此言,怒不可遏,可是他只是一个普通的货郎,能拿大户人家的主母怎么样呢?但他还是说道:“小娘子,你真是可怜,可是我该如何帮你呢?”

妇人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刘子晖的情况,刘子晖不久前才经历了丧子和丧妻之痛,含泪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妇人叹了口气说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若大哥不嫌弃,可否收留了我,为奴为俾,为妻为妾,全凭你决定,我只求一个容身之所。”

刘子晖连忙说此事万万不可,还说自己只是个货郎,能养活自己就不错了,而且自己居无定所,常年奔波在外,怎好让她跟着自己受苦,劝妇人改嫁他人。

妇人连忙说道:“大哥不必担心,我虽然被赶走,但是我的金银首饰都带在身边,怎么也能值几百两,可以拿来置办住所,购买店铺,可保衣食无忧,你也不用再奔波劳苦。”

妇人不说则已,说了之后,刘子晖顿时觉得不可思议了,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往往并非好事,更何况既然妇人有钱,为什么偏偏挑选他呢?莫非她是鬼?

刘子晖忍不住再次打量了妇人,这次他惊讶地发现妇人在灯光下没有影子,他顿时明白了,但还是怕自己弄错了,不过他听说过糯米能够辟邪。

刚好他跑货郎时,有些人是拿钱换物,有些人是以物换物,他的担子里有一包糯米,刘子晖壮着胆子说自己有些饿了,先吃些干粮喝些水,趁机拿出了糯米,迅速的抓了一把,乘其不备,撒了过去。

只听糯米撒到妇人的身上,立刻冒了烟,妇人惨叫了起来,刘子晖确认了自己的想法,他以为妇人会逃走,可是她并没有,刘子晖虽然纳闷,但他又抓了一把糯米。

只见妇人跪倒在地,哭诉道:“大哥饶命,你若再撒一次,只怕我会魂飞魄散了,是我不对骗了你,可是我有苦衷啊,我之所以不走,是真的有冤屈想请你帮我申诉,而且和你的儿子有关。”

刘子晖见妇人忍着疼痛不走,还提到了自己的儿子,顿时大吃一惊,他赶紧说道:“那行,我不撒了,只是你别害我,你有什么冤屈,为何还和我儿子有关呢?”

妇人接下来说的一番话让刘子晖目瞪口呆,惊愕不已,愤慨万分,同时也是这番话,彻底改变了刘子晖的一生。

原来妇人姓张,济南府邹平县人氏,嫁给了商人李平之,李平之常年在登州府做生意,稳定下来之后,他购买了宅院和产业,带着父母,刚过门的张氏,还有丫鬟仆人七八个人,一起赶往登州府。

他们一行人在小清河坐船前行,艄公名叫冯三,还有五六个水手,然而冯三一伙人是帮杀人越货的强盗,专门用船做些见不得人的勾当。

他们发现李平之一行人,大大小小的箱子十几个,而且都是沉甸甸的,又见张氏貌美如花,便心生毒计,和手下商量好之后,采取了行动。

那晚,其他人都已经睡去,只有李平之和张氏在河边的船甲板上赏月,突然发现原本靠岸的船动了起来,二人顿时觉得不对劲。

可是为时已晚,冯三等人已经将其他人谋害,李平之见冯三等人逼近他们夫妻二人,顿时觉得情况不妙,紧紧地护着妻子张氏,最后被害,张氏想跟随丈夫而去。

然而贪财好色的冯三,想让张氏做压船夫人,张氏被死死地摁住,她目睹惨状,悲痛欲绝,想挣脱要跳河随家人而去,可是她无法办到。

张氏被带上了岸,关在一个屋里,冯三威逼利诱,她不为所动,然而张氏意外发现自己好像有了丈夫李平之的骨肉,她只好假意屈服让冯三请大夫来诊脉。

大夫诊脉之后,发现她果然有了身孕,张氏想到腹中的孩儿,忍不住嚎啕大哭,思来想去,一来她大仇未报,不甘心,二来既然怀有身孕,那是李家的唯一血脉,她想留下。

于是张氏忍受屈辱活了下来,产下一子后便自寻了断,含恨而终,冯三是有家室的人,也有个儿子,冯三的妻子岂能容下张氏的孩子?更何况他们都知道那孩子不是冯三的。

他们便合谋让丫鬟美凤将张氏的儿子扔掉,也是孩子福大命大,命不该绝,美凤是个心地善良的姑娘,因为父母双亡,自幼被冯三的妻子买来做了丫鬟。

二十多岁的美凤没少受冯三夫妇的欺负,她见张氏经常偷偷地哭泣,特别是孩子生下来之后,她便问张氏到底怎么回事,张氏通过观察发现美凤心地善良,便告诉了她自己的遭遇。

美凤见张氏和她的孩子甚是可怜,动了怜悯之心,抱着孩子出去的时候,逃了出去,再也没有回来了,冯三夫妇怕惹祸上身,没敢明着找。

听到这里,刘子晖赶紧说道:“张氏,你是不是担心美凤一个姑娘没办法照顾你的儿子,想让我去帮着照顾你的孩子,对了,你说了半天,和我那可怜的儿子有什么关系呢?”

张氏含泪说道:“大哥所言极是,美凤一个姑娘,带着一个不到周岁的孩子,她怎么生活啊?现在只能乞讨为生,我想帮她,可是无能为力。

我说出来,你别难过,我那儿子尚未正式取名,我到了地府求问了官差,才知道他是你葬身火海,勇敢正直的刘志成投胎转世的啊,不过你放心,他将来会大富大贵,孝敬你的。

我之所以在这里遇到你,其实我是故意等你的,因为我求了地府的官差,他们可怜我一家遇害,只剩下一个儿子尚在人间,让我求你相助。

可是我经历了这些事情,觉得人心不古,故而以美色和金钱两次试探你,你果然是正人君子,可以托付的人,所以我才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求你帮我啊,也是帮你自己。”

刘子晖听张氏说完,泪流满面,连忙说道:“张氏你放心,即便你那孩儿和我儿子无关,我也会帮你,只是眼下让我给你报仇,可能做不到,但我一定会找到他将他抚养长大,有道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张氏赶紧磕头谢恩,刘子晖想扶助张氏,可是根本触碰不到,张氏说道:“如今我心愿已了,地府的官差给我的期限也到了。

过了今晚,我将去奈何桥喝下孟婆汤,投胎转世去了,我那可怜的孩儿就拜托你了,桌子上有个包袱,包袱里是我的首饰,能值二百两,你拿着度日,养大孩子。”

“那我该怎么找到美凤和孩子?”刘子晖问完,张氏说道:“明日你放过这座山,到了一个镇上,会遇到一个女乞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便是他们了。”

张氏说完,又说她还有事情要办,忽然消失不见,桌子上多了个包裹,打开一看,果然有金银首饰,还有一份书信,显然是留给将来孩子看的。

那一夜,刘子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到后半夜才迷迷糊糊睡着,不多久,金鸡报晓,他赶紧起身,匆匆忙忙地翻过了山坡,赶往前面的小镇。

到了小镇之后,刘子晖不敢耽搁,带着早饭四处寻找,果然在一个破屋里找到了一个女乞丐抱着一个孩子,刘子晖施舍了女乞丐早饭和铜钱。

女乞丐感激万分,刘子晖把女乞丐拉到没人的地方说道:“请问姑娘可是美凤?”

“小女子正是美凤,莫非你是刘子晖刘大哥?张氏昨晚曾托梦于我,说你今天会来找我,呜呜呜。”美凤忍不住嚎啕大哭,那孩子也跟着哭了起来,刘子晖泪流满面。

刘子晖说道:“这个镇上你们待过,恐怕不宜久留,万一那冯三想起来什么,来寻找,可就麻烦了,你愿意跟我一起去下一个镇上吗?”

善良的美凤为了孩子才逃走,她一个姑娘带着一个孩子,生存何等艰难?如今有了刘子晖,仿佛见到救命稻草,自然同意了。

他们到了历城县的一个镇上住了下来,用张氏给的银两,购置了宅子,买了店铺,做起了买卖,可怜的三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人走到了一起。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刘子晖见美凤模样清秀,心地善良,勤劳肯干,美凤见刘子晖善良忠厚,一身正气,二人日久生情,结为夫妇,后育有一儿一女。

他们给张氏的孩子取名刘志远,由于刘子晖做过货郎,见多识广,对做生意的事情轻车熟路,又或许是他好人有好报,生意做的顺风顺水,很快成了镇上的首富。

可是刘子晖夫妇都是受人之托,感叹刘志远的身世可怜,尤其是刘子晖听张氏说刘志远是自己前一个儿子投胎转世,故而对刘志远格外的溺爱,远超自己的儿女。

刘志远八岁便入了学堂,他十分聪慧,但不好学,由于父母的溺爱,再加上家里有钱,他俨然把自己当成了公子哥,顽劣不堪,不过对弟弟妹妹们倒很关爱。

刘子晖夫妇觉得儿子还小,只能忍着,然而他们越是忍着,刘志远越是目空一切,渐渐地他连学堂都不去上了,刘子晖要打理偌大的产业,美凤要照顾儿女,也没多少时间管刘志远。

那天学堂的先生突然去刘子晖的店铺跟他说道:“刘员外,志远是个聪明的孩子,如果能够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将来前途无量啊,只可惜他没把聪明放在学习上,还拿银子给我,让我瞒着你,我实在看不下去了。”

刘子晖闻言大惊失色,赶紧问刘志远的书童,书童没办法只好说了实情,说刘志远大部分时间都不在学堂,而是在外面和别人厮混,出手更是大手大脚。

刘子晖赶紧派人找到儿子,怒道:“远儿,如今你已经十三岁了,要知道有些孩子在你这个年龄已经高中秀才了,可是你竟然瞒着我不上学,来人啊,家法伺候。”

刘志远被打得嗷嗷叫,苦苦求饶,美凤在一旁也苦苦求情,刘子晖这才饶了刘志远,他本以为刘志远会长记性,可是非但不改,还更加隐蔽了。

刘子晖觉得他没钱,自然没人跟他厮混了,便断了儿子的零用钱,刘志远确实消停了一阵子,可是当刘子晖有一次打开自己藏钱的箱子时,竟然发现少了几百两。

怒不可遏,恨铁不成钢的刘子晖赶紧让书童去找刘志远,可是刘志远上次被打,确实长了教训,可是是用来逃避责打的,而且书童上次也被刘志远狠狠的教训了一顿。

刘志远因为聪明,连忙回家跪倒在地说:“爹,你常教导我要与人为善,行善积德,我最近见街上乞丐比较多,我拿的钱都是去帮他们了,不信你问问他们?”

刘子晖气不打一处来,可是很快有两个乞丐求见,来感谢刘志远的施舍和恩惠,原本气得浑身发抖,要再次家法伺候的刘子晖,见儿子本性不坏,也就只好作罢。

接下来,刘子晖也认识到自己对儿子疏于管教,把生意上的事情交给每个店铺的掌柜来打理,他多些时间来陪伴妻子美凤和三个孩子,倒也过的逍遥自在。

没成想刘志远竟然仗着少爷的身份,再加上被人骗取赌博,没钱支付,竟然瞒着父母将一个店铺抵押了出去来借钱,等债主来要钱或者收店铺的时候,刘子晖才知晓。

刘子晖气得晕了过去,等他醒来之后,决定种种责罚刘志远,可是美凤和刘志远的弟弟妹妹都苦苦求情,说哥哥是一时糊涂,遭人蒙骗才这样的,求刘子晖饶了刘志远。

无奈和,刘子晖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可终究还是当刘志远是自己的儿子,只不过每天忧心忡忡,唉声叹气。

美凤心疼自己的丈夫,她说道:“相公,别生气和叹气了,看着我心里好难受啊,远儿已经十六岁了,虽然放荡不羁,好歹也中了秀才,不如给他娶个媳妇吧。

常言道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果不是远儿他娘张氏的资助,我们也没这些产业啊,就当是还她的吧。”

刘子晖只好四处托人,给刘志远娶了一个门当户对,品貌端庄,性格温柔的妻子葛氏,小两口新婚燕尔,如胶似漆,难舍难分,老两口这才稍微放下新来。

可是三个月后的一个晚上,刘子晖见儿子刘志远不在家,路过葛氏房间的时候,听到儿媳葛氏在哭泣,忙让妻子去问问怎么会回事?

不问则以,一问刘子晖又差点气晕了过去,原来刘子晖在家呆不住了,又没钱出去玩,竟然把葛氏的嫁妆给卖了,葛氏性格温和,怕公公婆婆知道后责罚相公,不敢说,只能躲在房间委屈的哭泣。

刘子晖立即派人去捉拿刘志远回来,刘志远因为前面的经历,知道自己躲不过了,便奋力逃走,没成想推搡之间将一个仆人推倒,结果那个仆人头撞到了石头上。

刘志远用手一摸发现那个仆人没了呼吸,如今闹出了人命,刘志远吓得魂不附体,刚好有官差从镇上路过,见出了人命,立即将刘志远拿下。

好在那个仆人被抢救了过来,但刘子晖也花了不少的钱才将刘志远给弄了回来,刘子晖将刘志远痛骂了一顿,又痛打了一顿,可是刘志远突然说要和他分家另过。

刘子晖气得浑身发抖,说不出话来,一旁的美凤怒道:“你这逆子,我们不求你孝顺也就罢了,天底下哪有儿子跟爹娘分家另过的?家里的产业哪有一分是你挣得?更何况你还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

美凤说完,顿时觉得后悔,刘志远听说自己不是亲生儿子,立即来了脾气,不依不饶,非要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子晖觉得自己没有能力管教刘志远了,当年张氏口口声声说刘志远将来大富大贵,没成想却是个来讨债的,索性就告诉了刘志远实情,并拿出了张氏留给他的一封信。

刘志远拿到那封信,犹如五雷轰顶,顿时瘫坐在地上,过了一会,爬回了自己的房间,关上了门,三天三夜没出门,刘子晖夫妇,刘志远的妻子葛氏,还有刘志远的弟弟妹妹都十分担心。

第四天他们都围在刘志远的门口,苦苦相劝,只见刘志远推开了门,来到刘子晖夫妇的跟前,跪倒在地,泣不成声。

哭罢多时,刘志远哭诉道:“爹,娘,为人子我不知道孝顺父母,为人夫我不知道疼爱妻子,为人兄我不知道照顾弟弟妹妹,我那亲生的爹娘含冤而死,我若不为他们报仇,天地难容,我这就去找冯三他们。”

“远儿,你能幡然醒悟,为父很高兴,只是事情过去那么多年,又苦无证据,暂时忍耐,莫要在上面耗费光阴,你当寒窗苦读才是,也不枉你娘张氏和我们的一片苦心啊。”

刘志远听罢,吃了饭菜,沐浴更衣,寒窗苦读,次年考中了举人,又过三年在他二十一岁那年金榜题名,中了进士,被委任为章丘县知县。

刘志远找到了真凭实据,严惩了冯三一干人等,刘子晖让刘志远认祖归宗,改名换姓,但刘子晖并没有这么做,不过他后来将自己的两个儿子中的一个姓李,以告慰父母在天之灵。

刘志远和葛氏夫妻恩爱,生儿育女,他清正廉洁,为官一方,造福百姓,孝敬父母,照顾自己的弟弟和妹妹,刘子晖和美凤年逾九十才无疾而终,他们的儿女也大有出息。

(故事完)

声明:本故事旨在传承民间艺术,劝人为善弃恶,弘扬传统美德,与封建迷信无关,谢谢阅读,欢迎点赞,并对故事中的人物或情节发表您的评论。

笔者说:

刘子晖是一个普通的货郎,唯一的儿子勇敢正义,为了救人救火不幸罹难,他的妻子也不幸病逝,他原本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他孤身一人,但他的善良正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张氏一个伟大的母亲,为了腹中的孩子,为了给家人洗刷冤屈,忍辱负重生下了刘志远,为了让儿子好好的活下去,苦苦哀求,有了机会找到了刘子晖。

美凤是个善良的女儿,他和刘子晖结婚后,由于特殊的原因溺爱刘志远,导致刘志远十分顽劣,好在浪子回头金不换,刘志远最后幡然醒悟。

正所谓“天理昭彰,报应不爽”,勤劳善良,懂得感恩,必有福报,这也是做人的根本之所在,您觉得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