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隧道施工用电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TN-S接零保护系统),相线(L1L2L3)颜色为:黄、绿、红;工作零线(N)为:淡蓝色;保护零线(PE)为:绿、黄双色线。五芯电缆必须包含淡蓝、绿/黄二种颜色绝缘芯线。淡蓝色芯线必须用作N线;绿/黄双色芯线必须用作PE线,严禁混用。 2、动力、照明线在两层横担上架设时,上层为动力线导线,相序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下层为照明线,横担面向负荷从左侧起依次为L1(L2\L3)、N\PE;线间距不得小于0.3M,照明线距地面不得低于2.5m,动力线距照明线不得小于1.2M。并用绝缘子对线路进行固定。 3、隧道外临时用电采用电缆时,直接埋地敷设电缆的深度不应小于0.7m,并应在电缆紧临上、下、左、右侧均匀敷设不小于50㎜厚的细砂,然后覆盖砖或混凝土板等硬质保护层。埋地电缆在穿越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易受机械损坏、介质腐蚀场所及引出地面从2.0m高到地下0.2m处,必须加设防护套管,防护套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埋地电缆与其附近处电电缆和管沟的平等间距不得小于2m,交叉间距不得小于1m。埋地电缆接头应设在地面上的接线盒内,接线盒应能防水、防尘、防机械损伤,远离易燃易爆易腐蚀场所。 4、隧道内成洞段照明电压为V,灯具距地面不得低于2.5m。普通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聚光灯、碘钨灯等高热灯具与易燃物距离不宜小于㎜,且不得直接照射易燃物。达不到规定安全距离时,应采取隔热措施。流动性碘钨灯采用金属支架安装时,支架应稳固,灯具与金属支架之间必须用不小于0.2m的绝缘材料隔离。 5、隧道内施工照明应均匀不闪烁,施工地段不小于15W/M,成洞和不作业地段每隔10M应装60W为一盏,作业地段照明电压不大于36V,成洞和不作业地段的照明电压可用V。 6、施工地段的电源电压不应大于36V;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场所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4V,在特别潮湿的场所,导电良好的地面工作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得大于12V,行灯的电源电压不得超过36v。灯体与手柄应坚固、绝缘良好并耐热、耐潮湿。灯泡外面有金属防护网。 7、36V低压变压器应设在安全、干燥处,机壳接地,输电线路长度不大于M,台车施工应配备专用低压变压器。 8、36V的照明变压器,必须使用双绕组型,二次线圈、铁芯、金属外壳必须有可靠保护接零。一、二次侧应分别装设熔断器,一次线长度不应超过3m。照明变压器必须有防雨、防砸措施。 9、电器设备外露的转动和传动部分(如靠背轮、链轮、皮带和齿轮等)必须加装遮拦或防护罩,使用碘钨灯照明必须使用电缆线,不得用其他电线代替。 10、配电箱及其内部开关、器件的安装应端正牢固,固定式配电箱,其箱底距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1.4m,小于1.6m。移动式配电箱不得置于地面上随意拖拉,应固定在支架上,其箱底与地面的垂直距离应大于0.8m,小于1.6m。 11、配电箱内的开关、电器,应安装在金属或非木制的绝缘电器安装板上,然后整体紧固在配电箱体内,金属箱体、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电器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必须通过零线端子板连接。 12、配电箱和开关箱的进出线口,应设在箱体的下面,并加护套保护。进、出线应分路成束,不得承受外力,并做好防水弯。导线束不得与箱体进、出线口直接接触。 13、配电箱内的开关及仪表等电器排列整齐,配线绝缘良好,绑扎成束。熔丝及保护装置按设备容量合理选择,三相设备的熔丝大小应一致。三个及其以上回路的配电箱应设总开关,分开关应标有回路名称。三相胶盖闸开关只能作为断路开关使用,不得装设熔丝,应另加熔断器。各开关、触点应动作灵活、接触良好。触电箱的操作盘面不得有带电体明露。箱内应整洁,不得放置工具等杂物,箱门应设有线路图。下班后必须接闸断电,锁好箱门。 14、配电箱周围2m内不得堆放杂物。电工应经常巡视检查开关、熔断器的接点处是否过热。各接点是否牢固,配线绝缘有无破损,仪表指示是否正常等。发现隐患立即排除。配电箱应经常清扫除尘。 15、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备用的开关箱,必须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制,严禁同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台及二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16、两级漏电保护。分配电箱和开关箱中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分段保护的功能。 17、开关箱中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18、使用于潮湿或有腐蚀介质场所的漏电保护器应采用防溅型产品,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15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应大于0.1s。 19、现场严禁使用护套线、花线,和简易碘钨灯。
您的转发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轨道路桥施工安全∣我们一直在努力
扫一扫,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