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照明灯具 >> 照明灯具前景 >> 正文 >> 正文

湖南省博物馆里有一盏奇怪的吊灯,看似普通

来源:照明灯具 时间:2025/1/13

读者们对吊灯应该都不会陌生,那么您知道古代的吊灯是个什么模样吗?如果还不了解,那今天小编就给您看一件湖南博物馆中的宝贝,从它的身上就能看到“老祖宗”级别的吊灯长啥样子,虽然它粗看起来样子普通,但只要您用心琢磨,就会发现它的身上充满了“黑科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正如图片上看到的这样,这盏吊灯构思巧妙,设计独特。它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由湖南博物馆从民间收集而来,经过考证,是东汉时期的青铜灯具。这盏灯最大的特点有两个,首先:是吊灯,因为在以往的考古发现和收藏中,秦汉时期的灯具大都是置于案上的,罕有悬挂于屋顶的吊灯。

接下来:灯是人形,虽然同时期的人形灯不少,但几乎都是“本地人”,而这件吊灯的人形却是奔放的“外国人”,甚至连衣服都没穿。

小编根据这两个特点,总结出了这盏人形吊灯的“高明”之处,共有三点:

第一:具有严谨的科学性。首先是将“立灯”改为“吊灯”,这就是科学的进步,因为吊灯高高在上,光线向下投射,可以获得更大的光照范围。而悬置的灯盖和燃烧的灯盘是错开的,这样在燃烧时产生的烟灰就不会将灯盖熏黑(古代灯油燃烧不充分会产生大量的烟灰),从而保证了灯具的美观。最后,灯盘距离三条悬挂吊灯的铁链有一段距离,这样就保证了在燃烧时,不会因为铁链阻挡光而成产生影子。因此,古人制灯,早就将光学研究透了!

第二:具有便捷的实用性。这件吊灯的构造很简单,只有灯盘,小铁人和悬链三部分构成,所用起来也就很便捷。那个小铁人腹内中空,里面可以储存燃油,在灯盘内倒入燃油,一旦超过0.5厘米,那么多余的燃油就会自动流入到小铁人的腹内。等灯盘内的燃油烧完之后,只需要缓缓的倾斜一下小铁人,燃油就回流到灯盘内,用多少流多少即可。这样也就避免了反复加油的麻烦,从而大大的提高实用性,也可以节约出时间来做别的事情。

第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吊灯中间的小铁人设计得十分精美,像是飞天一样,而且还极具异域风情,吊灯铜人一头酷炫的卷发看起来就不像是本地人,而且还有着现在西方人的特征,深邃的眼眶和高挺的鼻梁,所以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甚是稀奇,也许都会在想:“这世上怎有人生得如此模样!”。

如果你再仔细观察,还会发现灯盖上有一只开屏的凤鸟,一副展翅欲飞的姿态,被刻画的栩栩如生。所以说这就是一件中西文化合璧的灯具,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的灯具变得花样繁多,但是它们和这盏古吊灯相比,这些现代的灯虽然绚丽,但是哪个灯具也不可两千年后,还可以被被点亮。所以,这盏具有科学性、艺术性和实用性的吊灯,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文物,而我们现代人,也能为两千年前的古人,具有这样的“黑科技”而感到骄傲!……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刘立江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