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这是我第次与大家相见—
都说好的设计自带光环,光从哪里来?自然是从天而降。最近一两年随着极简风格的流行,无主灯设计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咋看起来所谓无主灯就是用射灯、灯带来取代过去的吊灯、吸顶灯,但实际操作起来绝非听起来那么简单,这里面水很深,一般人把握不住。什么色温、照度、显指、光通量等等一堆专业术语,但其实我们业主朋友不需要过多了解这些拗口的东西,只要把握以下两点无主灯设计的原则,您家的灯光布置就错不了。
一是,防眩光——也就是传说中的见光不见灯。
相信大部分人童年都有过直视太阳或者拿手电筒照眼睛这种天真烂漫的经历,结局往往也是惨遭生活的暴击,晃瞎人眼,瞬间就明白了光源亮度越高,对眼睛刺激就越大。这种光线对眼睛的刺激被称为眩光。
如今生活条件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家庭装修还是公共装修,都对照明品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早已不再是客厅一盏灯打天下的年代,那么除了节能降耗,降低眩光保证照明舒适性也逐渐被人们重视了起来。
既然眩光来自光源,那么降低眩光最为直接的办法就是把光源隐藏或者遮挡起来,从而做到见光不见灯。很早开始人们为了降低眩光就对灯具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改造,增加了许多的配件——深灯杯、嵌入式、可调角度、可变焦、遮光片、蜂窝透镜等等,不胜枚举。
某宝上各种各样的防眩光灯具
在过去白炽灯、日光灯、气体放电灯这些传统照明方式还占主流的年代,因为光源体积普遍较大,做防眩处理成本很高、使用场景也比较局限,往往只在中高档服装店、酒店、博物馆才能看到,直到半导体技术也就是LED灯具普及之后,灯具小型化成为了趋势,控制眩光也就也更容易实现,成本也更低。说到这大家不难发现,正是LED的成熟才让无主灯设计的普及有了技术和成本上的保证,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极简风格的流行带动了无主灯设计的潮流?还是LED技术成熟间接促成了极简风格的风靡呢?或许互为因果,大家见仁见智。
言归正传,作为业主朋友应当理解了防眩光的重要性,在装修前只需要向您的设计师或项目经理提出防眩光的要求,最后做好验收就好了。
二是,慎重用筒灯,重视漫反射。
这一点其实还是防眩光的一个延伸。不要以为筒灯就不会眩光了,的确相比射灯而言,筒灯由于增加了亚克力或是磨砂玻璃的透光罩,眩光要小很多,但是直接看上去还是会比较刺眼,尤其是这两年LED灯具越做越小、功率却越来越高,眩光的感觉都快赶上射灯了,比如现在流行的磁吸轨道灯中的条形灯模块,依旧让人不敢直视。
磁吸轨道灯的条形模块看着就晃眼——不能认为新技术新工艺就一定科学
所以我们还是要坚持见光不见灯的原则,慎重选择筒灯和直射安装的线性灯,尽量用漫反射的灯带来代替筒灯行使其基础照明的功能,毕竟相比其筒灯这类直射光源,经过墙面漫射的光线会更加柔和、温馨,氛围感也更强。当然由于多次反射,灯带亮度会大打折扣(灯带透光罩90%透光率,白色墙面70-80%反射系数,满打满算灯带光线最多只有实际的70%亮度),好在当下的LED技术足够好,单位功率输出的光通量相比过去也有了很大提升,照亮你的美,根本不是问题,只需要在灯具选型时留够余量即可。
反灯槽漫反射,氛围感一下就起来了
顺遍说一句,最好选择低压(24V或12V)灯带搭配正反灯槽,或许一些朋友担心木工灯槽容易落灰不好打理,照明供应商提供的预埋性灯槽型材可以了解一下(内卷之下,厂商们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当然在好看易安装方便维修之余,安全始终是我们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毕竟24V比V更让人放心,而且低压工况下灯带的寿命也更长。
让设计师欢喜让木工心忧的
各种造型暗装反光槽
都说灯光是最便宜的软装,相信把握了上述的两点原则,您也能做好灯光规划,让您的新家更温馨更舒适。
好看的设计都是相似的,不美的装修各有各的眩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2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