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山的一家灯具企业,常年为品牌企业做代工,掌握了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同时做外贸贴牌。今年上半年疫情导致国内品牌企业销售量下滑,代工业务面临严峻挑战。同时,海外疫情也导致外贸业务遇到巨大冲击。
年上半年创办一家新的销售公司,专门开拓国内市场的渠道,年底前销售额达到万,收支平衡,新公司生存下来。
1、技术研发实力较强,能较快开发出适应市场的产品
2、供应链能力较强,可以很好的控制成本和出货速度
3、相对大品牌而言,产品性价比很高
1、没有做国内市场的经验
2、没有自己的渠道(电商和门店)
3、没有专业的销售团队
1、线上渠道: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门槛很高,各大品牌林立,竞争壁垒非常高,不适合初创企业;
2、线下渠道:一二线城市基本被大品牌占领,直营门店开办费用高,加盟门店没有品牌难以拓展。
线上渠道和线下渠道似乎都不可行,怎么办?
一、
1、初始问题(How问题):公司应该如何开拓渠道?
依据事物描述矩阵,升维思考:
2、What问题:
(1)公司开拓渠道的关键/重点是什么?(向里面问,聚焦重点)
(2)公司开拓渠道的原因/目的是什么?(向上游问,找到原因)
(2)公司开拓渠道的本质是什么?(向本质问,直探真相)
3、Why问题:公司为什么要开拓新渠道?
因为公司的目标很明确,为了确保思维向目标方向聚焦,我定义的核心问题是:
公司开拓渠道的关键是什么?
二、
在上一个环节,我定义的核心问题是:公司开拓渠道的关键是什么?那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渠道。
(一)渠道的定义:
1、原义:渠道通常指水渠、沟渠,是水流的通道。
2、广义:在商业领域,是指把产品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通道或途径。
(二)渠道的本质:供需之间存在信息差。水渠里的水能够流动是因为存在势能差,能量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是因为存在温度差。渠道弥补了供给方和需求方的信息差。
渠道的本质:是层级利润的合理分配
零售的本质:永远是商品+服务
营销的定义:让消费者了解该产品进而购买该产品的过程。
那么灯具这样的消费品的渠道是怎样发展的呢?
(三)采用类推法:
三种类推:(详见图一)
1、同领域类推:灯具行业(渠道:从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下沉)
2、跨领域类推:家电/汽车行业(渠道:从城市向农村)
3、理论类推:动态发展的梯度理论——在国家或大地区经济开发中,按照各地区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由高到低,依据各地区优势动态发展的理论。
初步得出结论:县域和乡镇市场渠道应该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由于类推法得出的结论缺少严密的逻辑证明,而且是间接证据,我继续用更加严谨的框架法来挖掘。
(四)采用框架法:
1、整体俯瞰
(1)看宏观经济:灯具行业跟房地产行业是强相关行业,我们探寻一下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趋势(详见图二)
(2)看行业赛道:灯具行业已经有飞利浦、欧普、雷士照明等头部领先企业,有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占据了一二三线城市主要线下渠道,线上渠道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详见图三)
(3)看消费趋势: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提高,开始追求高质平价的产品。
(4)看替代技术:灯具正在从传统的白织灯向LED等转化,并且已经开始出现智能化灯具。
2、框架分解:我采用了商业的最基本拆解框架:供需连(详见图四)
从供需连要素的拆解来看,一二三线城市的线下渠道(直营和加盟)以及线上渠道(电商/社群/直播/媒体)基本都被大品牌占据,但他们的产品品牌溢价高,性价比并不突出,难以满足县域和乡镇市场高质低价的需求,这就给小品牌带来了生存的机会和发展空间。
3、重点突破:选择人口相对集中、经济发展较快的县域市场进行渠道开发。
结论:县域和乡镇市场渠道存在较大的商机。
为了进一步对上述结论进行验证,我再次用了假设法进行挖掘。
(五)假设法:
假设主论点:县域和乡镇市场有较大商机(详见图五)
论点1:市场有需求
(1)C端客户有需求(新购房屋装修、老屋改造装修、自建房装修、生产设施装修)
(2)房地产开发商有需求(新城镇化社区、新农村基建、农改房、商用厂房)
(3)政策支持(县域和农村住房不限购、无强制装修房)
论点2:产品可盈利
(1)渠道商可盈利(渠道成本低,市场竞争小,产品是刚需,有溢价空间)
(2)生产商可盈利(供应链能力强,成本控制好)
论点3:服务跟得上
(1)基础设施完备:交通、电力、网络
(2)手机普及率高,移动支付方便
(3)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已建立
(4)产品安装模块化,更换快捷
如果以上论据都可以得到具体验证,那么这个结论应该就是成立的。
定义核心问题这个环节,我的问题是:公司开拓渠道的关键是什么?
发现问题本质这个环节,我挖掘到的本质是:掌握本行业渠道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适合的渠道区域。
三、
上一个环节,我挖掘到的本质是:掌握本行业渠道发展的客观规律,找到适合的渠道区域。
由于发现的是渠道发展的规律,对应采用优势法来找到本质解。
1、先采用交集图来明确企业的“一”(详见图六)
规律带来的趋势:满足经济发展快速、城镇化建设推进快的县域和乡镇市场的用户需求
我的优势能力:研发/供应链/成本优势
因此,本质解是:发挥研发/供应链/成本优势,满足县域和乡镇市场用户的需求。
2、再采用需求三角来进一步明确企业的“一”,笃信发展规律,坚定信心(详见图七)
我擅长:
(1)研发能力强,能快速适配市场
(2)供应链能力强,能有效控制成本
(3)提供优质低价的产品
我坚信:
(1)中国城镇化趋势不可逆转
(2)城镇化建设红利至少有10-20年
(3)百姓对优质平价产品的追求不变
被需要:
(1)大品牌目前尚不重视县域和乡镇市场
(2)百姓对灯具产品的需求是刚需
(3)需要进行产品适配验证(PMF+MVP)
接下来,要对上述的逻辑判断进行真实的验证,也就是沈拓老师在课程中所说的“打一仗”!
3、
(1)调研范围:选中广东和广西两个省的4个县级城市及附属乡镇做调研
(2)调研人群:当地五金店、批发市场、新建小区居民、农改房小区居民
(3)调研过程:(略)
(4)调研结果:当地没有专营灯具的门店,用户大多在五金店、批发市场购买。当地居民对灯具没有太强品牌意识,但要求质量好价格低,新建小区很少有精装房,对高性价比的灯具有比较强的需求,而且需求品类相对集中,符合该公司的产品定位区间。
4、
在PMF过程中,我采用了一整套低成本业务验证方式,简单分享如下:
第一阶段:验证购买渠道。为了节约费用,企业开发了小程序(2万元),把相关产品上线,谈好当地的五金店和批发市场商家,只要推荐用户用小程序下单,即给该店返点15%,沟通很顺利,布了20个点位。两周以后看数据,结果很糟糕,最好的一个店销售额累计才多元。
复盘:当地居民不习惯直接在网上下订单,看不到实物,担心被骗,店面又没有实物展示,看不到样品,所以购买率很差。但通过此轮验证,了解了当地五金店、批发市场的每日客流、产品需求种类和客单价。因为对该类产品熟悉度不够,用户对店家主动介绍推荐的产品还是比较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