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深氪新消费第期分享:小小古镇,是如何照亮世界上一半的“光明”的?作者
沐九九编辑
黄晓军来源
深氪新消费[ID:xinshangye]封面图
网络
提到灯饰行业,自然离不开中山古镇。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灯饰潮流看京沪,京沪灯饰看古镇”的佳话便一直流传至今。时至今日,这个面积仅50平方公里左右的小镇,已然成长为“中国灯饰之都”,不仅包揽了世界上50%左右的灯饰,还占据了全国70%的灯饰市场,并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特色小镇。可以说,小到灯珠、灯泡、台灯,大到街边的路灯、景观灯、家装灯等,都能在古镇找到身影。
产业发展壮大孕育出明显的集群优势,据央视报道,目前古镇灯饰拥有上万家灯饰及其配件工商企业,年销售总额超过千亿元。
小小古镇,是如何照亮世界上一半的“光明”的?
年沉浮记从小渔村到灯饰之都
如果深究我国灯饰照明产业的起点,大约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但由于国情不稳、战乱频繁,国内灯饰照明产业始终遭受着艰难前行的命运,人们的需求也一直停留在照明上。直到改革开放后,人们对灯具才有了新的需求,此时浙江的郭巨镇、广东的古镇镇也得以承接时代的红利,应运而生。
40多年前,古镇还是一个桑基鱼塘、稻花飘香的农业小镇,这里的人大多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直到80年代,据说有两位姓袁的年轻人到香港探亲时发现,香港夜晚灯火通明,堪比白昼。
巨大的好奇心激发着年轻人的探索欲,两个人用一根电线、一根弯管、一个灯泡和灯座制出了古镇第一台壁灯。恰逢改革开放风吹遍地,古镇人传统经商天赋被再度开发出来,当地不少古镇人都学着制作壁灯拿去售卖,并逐渐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此后发展成为海州第一家灯饰厂—裕华灯饰厂。
值得一提的是,初期古镇灯饰产业其实并不亮眼。当时除古镇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有灯饰产业外,往北的长三角也诞生了一批灯饰生产企业,且形成了更高的知名度。比如当时浙江的郭巨镇,就有不少乡镇企业是照明产业的领头羊,此后浙江温州又逐渐替代并成长为灯具生产重镇,高峰时期甚至有上千家相关企业。
比起郭巨镇和温州,古镇灯饰的知名度并不高,因此产品也大多只能自产自销,需要销售人员挨家挨户推销。有时候为了吸引客户,销售员还不得不采用“先使用后买单”的方式进行推销,不仅效率低,且成本高。
但不可否认,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古镇人确实靠这种方式将古镇灯饰销售到了兰州、成都等地,也一度让“提灯走天下”成为佳话。
到后来,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大批灯饰外商经由广东市场进入中国,广东省一些沿海地区率先受到新产品和新趋势影响,带动了广东灯饰业崛起。这其中,古镇因处于中山、江门、佛山三市交汇处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占尽优势,加之温州灯饰生产优势衰落后,大批温州企业迁入古镇,也在加快了古镇灯饰产业集群速度。
到年时,古镇灯饰就已经占据了全国40%~50%的份额。3年后,古镇灯饰长街建立,当年年底,灯饰街的店铺就超过了家。
此后,随着90年代房地产兴起带来的家庭装修热,市场对灯饰的需求大幅增加,古镇灯饰产业在得以快速成长时,也发展到更大的规模。
在年时,古镇灯饰已经进入了成熟腾飞阶段,在国内已享有知名度,甚至有了“灯饰潮流看京沪,京沪灯饰看古镇”的说法。
同年10月,首届古镇灯博会在古镇开幕,让古镇成为全中国最大灯饰生产基地及产品集散地的同时,也让古镇灯饰开始受到国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6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