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照明灯具 >> 照明灯具优势 >> 正文 >> 正文

郑州多个灯具经销商接到涨价通知,有经销商

来源:照明灯具 时间:2024/6/3

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吴军文/图

年终岁尾,又一波涨价潮或正在来的路上。

近日,河南商报记者从郑州多家灯具市场采访得知,自11月中旬起,多家经销商已接到数十家生产厂家的涨价通知。

“少则涨5%,多则涨30%”,经销商称,小范围的涨价已自12月初开始,初步预计大范围的涨价或将从年元旦起。

但也有经销商表示,今年生意不好做,涨价是厂家的,售卖给消费者的不会涨价,自己会来消化这个中间差价。

市场:

郑州多个灯具经销商收到涨价通知

“铜涨了30%,塑料涨了35%,铝材涨了37%,铁涨了38%,锌合金涨了48%,纸箱涨了30%,发泡胶玻璃胶涨了25%......”这是近日李广玉发在朋友圈的一段话。

李广玉自年开始在郑州市淮河路金泰成灯饰城经销灯具,至今已有9年时间。

“11月中旬以来,陆陆续续已接到七八家生产厂家的通知,要涨价。”李广玉称,他经销的大约有十几个不同厂家的产品,发来涨价通知的厂家占60%,每个厂家每个品牌要求不一,涨幅在5%至10%不等。

张珂伟在金马凯旋家居市场卖灯具,年至今,他一直经销的是广东华艺灯具,年12月5日,在一个经销商群里,他看到了厂家的涨价通知。通知称,将从年12月10日起,陆续上调产品价格。

“至今有10个厂家发来了涨价通知。”郑汴路金泰成灯饰广场的商户霍丽虹称,11月中旬至今,她已多次接到涨价函,涨幅5%至10%,有的厂家甚至明确提出年12月10日起、12月20日起不再接收新的订单。

溯因:

原材料涨价、年底旺季厂家忙不过来都是原因

广东省中山市因灯饰企业众多,被称为“中国灯都”。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年12月7日,我国目前共有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灯具”。其中,广东的灯具相关企业数量最多,达到36.7万家,占全国所有灯具相关企业的17%。

采访中,多位经销商也都表示,他们经销或代理的产品,都来自广东。

这次灯具涨价的原因,广东多个生产厂家就提到了:原材料上涨。

广东省中山市普硕光照明有限公司在涨价通知中表示,今年下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驱动、光源、铝基板、纸箱等材料涨幅超过了10%,钢材、铝材、泡沫涨幅超过30%,PS塑料涨幅超过50%。

《古镇灯饰报》河南区负责人王孟在接受河南商报记者采访时称,据她了解,铜涨幅更高。今年年初时,一吨只有3万多元,现在一吨5.8万元左右。而用铜较多的美式灯,进货价已上涨10%至15%,平板式的吸顶灯因不用铜或较少用铜,几乎没有涨价。

河南省照明灯饰商会秘书长张忠顺认为,到了年底,厂家订单多、出货量大、忙不过来,也是其涨价的原因之一。

市场反响一:

预计元旦起,涨价5%至30%

“我家刚装修完,准备元旦买灯,真的要涨价了吗?”郑州市民杨女士的提问,代表了一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对此,张珂伟表示,他已接到厂家通知,年12月5日至15日进的货,还按原价执行,12月15日再进货,就要按涨价后的新政策执行。

“我们的灯品质有保证,不同的灯会涨价5%至30%不等。”张珂伟称,这个涨价也不是所有的产品都涨,涨价的只占店里货品的30%左右。

今年年初时,受疫情影响,市场客流下降明显,为了拉动人气和销量,5月份时,李广玉开通了直播,目前粉丝自然增长1万+。所以,今年店里的销量和往年相比,粗略统计,有10%的增长。

对于此次涨价,李广玉表示,现在销库存时不会涨价,店里再进的货因为厂家涨价的原因,届时再看看市场销售情况,可能会有小幅上涨。

霍丽虹自年进入灯具行业,她说18年来,至少有15年的时间,每年年底都有一波涨价潮。

而这一波涨价,预计会从年元旦开始。

市场反响二:

销量下滑,谁涨价谁先饿死,不敢涨

成本上涨时,终端销售涨价看起来理所应当,但也有经销商表示“不敢涨”。

河南商报记者在走访时发现,部分灯具市场有店铺挂出了“招租”或“转让”的牌子。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年我国新增58.7万家灯具相关企业(全部企业状态),年注册量达到历史最高。而截至年12月7日,今年我国新增50.4万家灯具相关企业,较比去年同期下降7%。

郑汴路金泰成灯饰广场运营总监余勇称,一场疫情,让商户走向了“两极分化”,做得好的会持续扩张、开店,做得不好的则会选择缩小店面,甚至退出经营。

怎样才能增加客源、提升销量?

余勇认为,要学会多条腿走路,比如,不但做批发,还做零售,还要接工程等项目。

“敢于涨价的都是有实力的厂商和经销商。”张忠顺称,市场环境恶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本来客户就少的商户,就会选择能不涨就不涨,能少涨就少涨,因为要生存。

采访中,就有3位不愿具名的商户表示,即便厂家涨价,自己也不会涨,每款灯涨个五六元,意义不大,自己宁愿少赚一点,也不能丢了客户,客户一旦丢了,就离“饿死”不远了。

(河南商报编辑吴冰施尚景吉倩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