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成王墓出土了一件银首人俑铜灯,灯由人俑、蛇、灯杆、灯盘和方座组成,男俑头为银质,眼为黑宝石镶嵌,余为铜制。发型精致,胡须微翘,笑容可掬,表情生动。
人俑着云纹右衽宽袖锦袍,腰间系有带钩,广绣低垂,风度潇洒。男俑站立在兽纹方形台座之上,身着朱红色锦纹长袍,其锦纹以错宝(松)石方式表现,可惜宝石已经脱落,腰系宽带,以一带钩相扣,为我们展示了战国带钩的使用方法。俑人右手握蛇,当有一定的神话喻意,也可能是寄托了古人的一些美好愿望。
蛇头顶住灯柱,柱面装饰黑彩夔龙戏猴纹,左手亦握一蛇,蛇身蜿蜒,顶起另一只灯盘,还有一蛇盘踞于平地放置的大灯盘内,以吻部顶住男俑左手所握之蛇。
此灯造型生动,不仅想象力极为丰富,工艺也是极为精致的,可惜男俑身上镶嵌几乎全部脱落,使这件几乎达到极致的工艺品的看相大打折扣。此灯的三个灯盘内各有三只灯签,点亮时烛光灯影上下辉映,令人赏心悦目。我以为其艺术构思和工艺水准都是第一流的。
在考古发掘所见或传世品中,战国以前都尚未发现名为灯的实物。而从现有文献来看,西周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烛”应是最早的照明用具的记载。
早期的灯类似陶制的盛食器“豆”。“瓦豆谓之登”,上盘下座,中间以柱相连,这是中国油灯的基本造型。此后经青铜时代,由于铸造技术的提高,油灯造型得到了重要的发展。
从春秋至两汉,油灯的高度发展已经脱离了实用的具体要求,成为特定时代的礼器。史书记载,秦始皇的陵墓“石椁为游馆,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战国银首人形灯和十五枝灯;西汉龙形灯、长信宫灯、羊形灯、当户灯、羽人灯;东汉的卧人形吊灯、雁鱼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