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照明灯具 >> 照明灯具前景 >> 正文 >> 正文

在家无聊,我把闪光灯头拆下来了微距闪光

来源:照明灯具 时间:2023/9/21
说到微距闪光灯,大有文章,因为它太重要了。网上也有很多DIY改装,可谓五花八门。某天我碰到一个拍昆虫的爱好者,他拿着改装的闪光灯,用一段类似铝箔材质的导风弯管,大概是想让光走个有弧度的路线,也不担心光在粗糙的管子里迷失方向。我去年夏天开始用机顶闪光灯配合我的M43相机拍微距,镜头上方则加了一个柔光挡板,非常轻巧方便。但固定的挡板让布光也固定不变,拍摄时候常常会感到不太灵活。闪光灯就是这款。做工很好、轻巧便携、功能简单、廉价易用,是居家旅行必备之选,几乎完美,先别怀疑是广告时间,也别问哪有卖,因为它有个缺点就是停产了。2节电池就能工作,闪光指数22,它还有个巧妙的设计,灯头可以拉出几厘米,使指数增加到27。这个操作让我有了大胆的想法,如果能让灯头再往镜头的方向移动些距离,闪光灯指数一定会增加不少。闪光灯头前置,可能是避免光线浪费的最佳方案。当然要是能灵活改变方向就更好了。想好就开始动手,首先拆开看看结构。此处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闪光灯内部有高压电容,即使你拿走电池,还是会长时间保存着V以上的电压,十分危险。你一定不会希望冒着被电的危险贸然动手,所以第一步是给这个电容放电。有个简单的办法就是用螺丝刀短路放电,一瞬间伴随着火光发出巨大的声响,过年的鞭炮钱都省了;另一种更安全的做法是用一颗10k欧姆左右的电阻搭在电容两端,数秒之后即完成放电(操作有风险,如果没有专业知识不建议尝试)。放电之后,就能放心地继续拆了,打开后盖看到电路板。头身分离,惨不忍睹。先研究下灯头部分,拆开外壳,前端透明的是用来散射光线的镜片,要记得妥善保管拆下的每个小零件。拆个东西不难,难的是装。内部接线看起来很简单,3根线分别是正线(红)、负线(黑)和触发线(灰),记下它们的位置就可以焊下导线了,如果怕忘记,像我这样拍个照片更好,导线的另一头也同样处理,我们要换成长的导线。选择诺克莱恩(LOC-LINE)万向油管作灯头连接。LOC-LINE管原来是用在工业设备上作为机器冷却油导管,后来由于其耐用且便利,被灵活用于各种场合,其中就包括摄影布光。管子的中空结构刚好用来穿导线。固定灯头的螺丝则取自三脚架,回头要另外买个螺丝不然三脚架就没法用了。装上了。扣上盖子,看起来还不错。再转来处理主机部分,挡板钻孔,不漂亮但没关系,孔的大小合适就行,因为我们固定要用螺丝。装上发现螺纹部分太长,会顶着闪光灯内部元件,果断切短。小型的闪光灯设计紧凑,这给结构改造带来不少麻烦。长话短说,最后终于装上了,上一点热熔胶加强固定。装回去刚刚好。接着盖上盖子,拧上所有螺丝,最后再检查下工作台,没有多出来的零件,这才放心。装到相机上看看效果。当然这不算完,还需要做个柔光装置,不然光线会太“硬”拍出来不好看。这一步就是剪纸的工作,我用了两颗电脑主机的螺丝,方便随时拆装。注意,此时我已经有了一个不能用的三脚架和一台开盖的电脑主机。最终完成图。旋转弯曲LOC-LINE,可以调整各种布光。试拍看看。一把不锈钢的尺子,打顶灯的效果:可以看出光滑表面用直射灯容易引起强烈反光而丧失细节。拧一下闪光灯方向,打侧灯就好了。现在就等时机合适去外面试试了。(待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