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照明灯具 >> 照明灯具前景 >> 正文 >> 正文

景德镇昌江区以第一等工作强力推进双

来源:照明灯具 时间:2023/7/18

本文转自:人民网

如何推动数字经济与营商环境深度融合?景德镇昌江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全方位、多元化服务,打响“昌快办·畅快办”政务服务品牌,以“第一等”工作强力推进双“一号工程”,不断激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动能、新活力,引领昌江区经济强劲开局,持续向好。

产业“蝶变”数字赋能推动经济发展

去年以来,昌江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坚定市委市政府“工业三年倍增”决策部署,引进一批电子信息重点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年10月,昌江区鱼丽电子信息产业园暨美科项目开工仪式举行。该项目总占地面积亩,总投资约42.5亿元。其中包含高标准智能化厂房及美科绿色LED照明产业园、Mini显示屏PCb产业园两个“20”投资项目。引进的美科LED照明产业园项目,配套拟引进智能照明、太阳能照明、植物照明以及压铸、SMT、电子料、结构件等制造企业15家以上;mini显示屏电路板产业园项目配套拟引进电路板、LED灯具上下游企业10家以上,数字经济持续发展基础愈加坚实。

鱼丽电子信息产业园的建设,投射出全区产业在智能化引领下拔节成长、转型升级的持续发力,也为昌江创新赋能产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同时,昌江区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应用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成功引进人工智能产业翘楚猎户星空项目,投入万元打造了“人工智能+5G”城市会客厅作为数字中枢,打造“赋能·智启时代”“中枢·数字大脑”“动能·产业互联”等多种布局,全场景、全链条、全方位的AI新型智慧城市大脑,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指引、方案预判、实践和教育,还为带动本地产业发展和产业本地化提供技术支撑。

猎户星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制造的烹茶机器人“智咖大师”亮相北京冬奥会、昌江区实验学校学生可以在AI教室学习智慧编程教学……在中枢大脑的技术驱动下,昌江区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卡服物流、胜利社区智慧养老中心、智慧政务服务大厅、智慧综治平台、智慧发展中心、智慧农贸市场等项目和融合应用示范场景不断催生,助推“一号发展工程”落地见效,成为昌江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今年,昌江区将聚焦错位发展、场景培育、产业集聚、赋能升级,抢占数字经济产业基础赛道,出台《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建设昌江区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服务中心,加快鱼丽数字经济(电子)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数字经济集聚区。

企业“畅快办”打造高效便捷营商环境

仅用4天半完成顺吉物流园2.4万㎡征拆,25天完成亩土地平整、万方土方工程,90天内凌富医药项目从洽谈到开工,短期内“腾笼换鸟”收回亩闲置用地,快速启动、推进鱼山医药产业园和鱼丽数字经济(电子)产业园建设……这组数据是昌江区大力优化营商环境、暖心服务企业的生动写照。

昌江区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规格推进,迅速成立了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工程”领导小组及指挥部。结合昌江实际,提出了“一个目标、五大改革、十大行动、五个保障”,调动全区各行业、各领域的力量进行全方位整体提升。

营商环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软环境,但市场主体“用脚投票”的结果却是实打实的印证。年,全年共签约落户“”项目2个,5亿元以上项目6个,亿元以上项目14个。全区新增市场主体户,其中企业5户,同比增长6%;个体工商户户,同比增长13%。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不用多次来回跑了,办理营业执照时我只跑了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一次性就把事情办成了,真是高效便捷!”前来办事的市民占先生对昌江区的“新速度”赞叹不已。进厅办事“五免费”(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免费提供口罩进厅办事、免费复印办事材料、免费帮代办、免费为新办企业和个体户刻制公章、免费邮寄证照),办事“零成本”更舒畅;精简程序环节,企业平均开办时间从1.5天内大幅压缩至2小时内,个体工商户开办由承诺件变即办件,提供材料齐全可做到当场领取营业执照;区市场监管局注册窗口全面启用高拍仪,大大减少了市场主体登记时间,优化办事程序,市场准入“再提速”;网上提交的材料由15份压减至3份,办理时长由一至两小时压缩为三四十分钟,且纸质材料表单由窗口为群众免费提供……昌江区协调有关部门精准发力,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用时不长,以改革的加速度跑出群众的“畅快办”。

完善“帮代办”服务队伍。昌江区“”项目陆续成功引进、落地,区行政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职能受限,今年将突破创新、打破壁垒、顺势而上,成立“帮代办”服务队伍,开展业务培训,整合涉企服务部门力量,帮助重点企业与市直单位对接沟通,确保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年8月至今,为市场主体提供帮代办服务件,其中今年1至3月,帮代办81件。

加快“昌快办·畅快办”政务服务品牌建设。区政务服务大厅二期建设将于今年5月完工并交付使用。设立公安办事专厅和法人办事专厅,实现部门应进必进;推动乡村两级便民服务场所规范化建设,将更多审批服务事项下沉,让群众家门口就能办成事;提升“赣服通”平台办理功能,持续强化“无证办理”“一链办理”“秒批服务”等事项建设,推动更多事项“掌上办”。

落实挂点领导“五包”责任制。常态化举行企业家恳谈会,对全区2.9万余户市场主体,划分网格做好服务,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万企”活动,形成“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关心营商环境、人人助力营商环境”的一流氛围。

昌江区还结合实际,针对当前营商环境中的“痛点”“难点”,创新实践,建立书记、区长早餐畅谈会制度,倾听企业诉求,让企业更“暖心”;健全以跨部门“双随机、一公开”的综合监管和“互联网+监督”为基本手段,实现“进一次门,查多样事,一次到位”,实行每月仅限2次检查制度,疏通“堵点”,让企业更“爽心”;实行“首问负责制”及“首接负责制”,对企业诉求限时结办,按期答复,解决“难点”,让企业更“舒心”。

积蓄新动能,奋进新征程。昌江区“十四五”数字经济和营商环境的壮丽画卷正徐徐展开,为全面建设现代化魅力新昌江的目标奋力前行。(昌宣)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8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